回国见闻:阿拉上海褪色了
中国第一最有趣图文公号
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顾颖琼博士说天下
这几年回上海,感觉上海越来越不像上海。为什么?上海的特色越来越少了。
老上海的特色之一是建筑。比如上海老地标国际饭店,曾经是“中国第一高楼”,和旁边的大光明电影院并驾齐驱,在全国占据“鹤立鸡群”的地位。现在它们早已淹没在各地高楼的汪洋大海之中了。浦东的高楼大厦,高度是有的,却没有历史,和其他城市的“高妹”比较区别不大,单从建筑上看,上海的特色不大。
老上海还有个特点是“地段”。“上只角”的花园洋房,“下之角”的棚户区,泾渭分明,横穿上海有春夏秋冬的感觉。现在扒掉老上海后再原地建造了一个新上海。鸡肠狗肚的小里弄变得横平竖直,东南西北都差不多。过去的三教九流也简化成两个阶级:有房阶级和无房阶级,两者差别大去了。
问上海朋友上海变化最大的是什么?居然有人说是马桶!当然不是抽水马桶,而是早上要拎出去倒的那种马桶。想想也对,过去描写上海生活特色的文字中有很多清晨倒马桶洗马桶的桥段,也是外地人津津乐道的话题,现在没有人倒马桶了。上海刚开始搞建房解决住房难,很多人舍不得扔掉马桶就带进楼房,说是万一碰到停水还可以救一下急。现在这种事情没有了,现在的马桶花头多了,不但抽水,还治便秘。
提到马桶想起一个奇怪的问题。为什么上海用马桶而北京不用?相传在西汉时李广射死卧虎,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溺具,称为“虎子”以示威风。后因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叫李虎,改称“马子”,民间就称为“马桶”。北京声称是历史皇家重地,为什么流行的不是马桶而是蹲坑?同样,为什么京剧不说北京话,反倒说的更像南方话?这么看来,中国文化和江南更有渊源,北京是个假帝都?
外地人感觉上海变化最大的是上海话。过去外地人到上海和出国差不多,完全听不懂上海人在讲什么,而且还经常看不懂,因为上海很多“告示”是按照上海口音创造出来的“上海字”,字典里没有。那时候,外地人最恨的就是上海话,说上海人排外故意刁难。其实上海人爱讲上海话的真正原因是说不好“国语”,就像现在很多中国人出国后坚决不说外语一样,不是不想说,是说不出来。
那个时候上海话是无孔不入,所以上海人的舌头就是卷不起来。以至于在单位政治学习读报纸,那些官话套话都被即时翻译成上海话读出来,好像原文本来就是用的上海话。更辛苦的是很多专业名词比如“乙醇,乙腈,乙醛”什么的,也用上海话读,挺不容易的。现在上海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都是普通话。随着大批外地人外国人到上海工作生活,接触上海话的机会越来越少。所以现在土生土长的“正宗”上海人基本只能听不能说上海话了。这次回去发现有个新行当:沪语补习班。主要招生对象就是新生代上海人。但是这些小上海人宁可读外语也不想说上海话。反倒是海外的上海人特别喜欢说上海话,怀旧加思乡嘛。
上海越来越不像上海,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?
请扫描以下二维码,用实际行动支持顾博士的公共号
其他阅读:
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| 我为什么说 中国学美国高中生搞prom是最傻的